網站服務暫停公告

「網路天文館」和「網路活動報名」,因市府資訊設備維護作業,將於11月19日(四)22時起至11月20日(五)4時止,該時段有可能造成對外服務中斷。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城市新印象–青發處陪你認識臺北城南

       你印象中的臺北是什麼樣貌呢?高樓大廈矗立?車水馬龍、川流不息的人潮?這些面貌構築了每個人的生活與我們對於臺北的印象,然而你是否曾停下腳步,用心聆聽這座城市的脈動?是否曾細細著墨過這座城市的不同面貌呢?       臺北市青少年發展處為培養青少年親近建築並啟發生活美學,特別邀請國立臺灣博物館、南海藝工作室共同合作,首辦「城市捕夢網」營隊,帶領青少年們親身探索城南,認識不一樣的臺北!       本次活動由走讀城區與拼貼繪製地圖作為兩大主軸,學員從臺博館的南門園區出發,沿途駐足在充滿日治建築特色的公賣局、蠟葉館、牯嶺街小劇場,欣賞了從清領時期至今的欽差行臺、戰後時期所興建的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松林書局等等,最後與具有現代風采的松濤苑、仰德大樓做比較,每個時期不同的建築特色讓學員由不同層面認識臺北城南,也透過自己的角度重新詮釋記憶中的臺北。       走讀的路途中,有學員表示:「新奇又有趣,可以到沒去過的地點、不同於學校所教的內容。」最後拼貼地圖發表時,學員分享:「觀察生活中看似平凡卻又有很多特別之處的街道是很特別的收穫」。青發處期許參與營隊學員們,未來能以更多元的角度認識身處周邊的建築物,同時連結文化、歷史等各個面向,啟發更多的土地認同感!       年末即將來臨,青發處已規劃110年寒假多元的營隊活動,歡迎青少年報名參加!活動詳情請至本處官網搜尋 (網址:https://www.tcyd.gov.taipei/)。青發處事後新聞稿-城市新印象 青發處陪你認識臺北城南.docx青發處事後新聞稿-城市新印象 青發處陪你認識臺北城南.pdf青發處事後新聞稿-城市新印象 青發處陪你認識臺北城南.odt

新聞稿1091121成德國小-歡欣鼓舞迎校慶 健康運動好元氣 卓越活力情溫馨 幸福教育滿成德-成德國小64週年校慶暨運動會

 臺北市南港區成德國民小學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單位:臺北市南港區成德國民小學地址:臺北市南港區東新街65號業務聯絡人:學務主任陳昭宇2785-1376分機131新聞聯絡人:教務主任黃立期2785-1376分機121聯絡電話:2785-1376轉分機131   【發稿日期】109年11月17日【主題】歡欣鼓舞迎校慶 健康運動好元氣 卓越活力情溫馨 幸福教育滿成德-成德國小64週年校慶暨運動會【時間】109年11月21日(星期六)上午8:30起【臺北報導】「咚!咚!咚!…」在甫獲臺北市學生音樂比賽-打擊樂合奏東區團體特優的成德鼓藝擊樂社「鼓動-出擊」震天鼓聲中,一場結合教師、學生、家長及社區共同參與的體育嘉年華會熱鬧揭開序幕。緊接著,重頭戲精彩上場,各學年的小朋友精心打扮進行盛大的繞場活動,充份展現成德學子多元的學習成果。首先,活潑可愛的幼兒園小朋友在老師的帶領下進場,迷人的臉龐模樣吸睛,是眾所矚目的焦點;一年級小朋友展現熱情,邀請大家搭乘捷運作伙到南港來𨑨迌;二年級穿戴異國服飾,化身為四個國家的代言人,展現異國文化的特色與魅力;三年級身戴魔術高帽進場,活力四射、朝氣蓬勃,是活力成德人的最佳詮釋;四年級藍色海洋大軍壓境,提醒你我關懷海洋的重要性;高年級精神飽滿、元氣十足,勢要全力以赴,爭取佳績。另外,各年級發揮創意及巧思,設計了饒富趣味又具挑戰性的趣味競賽活動,讓選手們在競賽中「寓教於樂」,不僅體現了健康促進的觀念,也充份展現團隊合作的精神。而除了活力十足的趣味競賽外,一至三年級的短距離賽跑以及四至六年級的大隊接力是運動會最令親師生所期待的競賽。參賽的選手奮力向前跑,互有領先,為爭取班級的榮譽而拚戰,比賽過程扣人心弦,為活動掀起另一波的高潮。最後並將邀請家長、校友及社區民眾一起參加趣味競賽,象徵成德國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親師生一起攜手為孩子共同努力,共創美好的未來。連世傑校長表示:誠摯邀請家長和社區民眾一起來運動,促進身心健康。期待孩子們能在活動中,發揮團隊精神、表現創意、活力與熱情,建立孩子的自信心與成就感,達成本校「溫馨、活力、卓越」的學校願景。 第64週年校慶暨運動會節目表(一)開幕表演節目:鼓藝擊樂社進階班—————————-指導老師:  康 誠老師(二)開幕典禮(三)64週年校慶暨運動會項目*1.健康運動身體好三~六年級全體吳錫賓*2.獨輪風火行瑠公國中獨輪車社團莊濬祥*3.大家逗陣來運動舞動樂齡蔡  香4.40公尺徑賽一年級全體黃玉君*5.親子同(童)心圓幼兒園全體蔡瑜汶6.40公尺徑賽二年級全體許淑娟*7.藍色的海洋大軍四年級趣味競賽張予柔8.400公尺接力決賽五、六年級選手吳錫賓*9.南港來𨑨迌一年級趣味競賽鄭淑珍10.60公尺徑賽三年級全體王明蕾*11.自由女神趴趴走五年級趣味競賽崔暎玗*12.世界大不同-我最〝拼〞二年級趣味競賽吳佩娟*13.〝布〞天蓋地 袋袋相傳六年級趣味競賽陳麗足*14.繽紛成德 活力再現三年級趣味競賽李素婷15.大隊接力四年級選手吳佳玟16.大隊接力五年級選手許雅棉17.大隊接力六年級選手江芃琬*18.趣味競賽五年級選手許雅棉*19.趣味競賽六年級選手江芃琬*20.趣味大隊接力教師、家長暨畢業校友陳昭宇(四)閉幕典禮:頒獎、閉幕  註:下雨天則改在【活動中心】舉行,演出單位為*標示之節目,其他調整如下:   健身操改為五、六年級演出;四、五、六年級大隊接力改為五、六年級趣味競賽。 ~歡迎媒體朋友踴躍採訪報導~1091121成德國小運動會新聞稿.pdf

臺北市政府警察局為保護行人安全 加強取締機慢車違規行駛人行道

統計109年1至10月本市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51人,較去年同期71人,減少20人,每10萬人口A1交通事故死亡人數1.93人,為六都最低最安全的城市。本市109年1至10月人行道交通事故計有42件,其中有38件涉及機慢車行駛人行道(佔90%),為有效保障行人用路安全,打造安全的用路環境,臺北市政府警察局近期將加強取締機慢車行駛人行道等違規行為。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及74條規定:駕車違規行駛人行道,或於設置有必要之標誌或標線供慢車行駛之人行道上,未讓行人優先通行,機車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自行車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臺北市政府警察局109年1至10月計取締機車違規行駛人行道17,444件、自行車違規行駛人行道130件,持續要求提高執法強度及密度,以確保行人用路安全。臺北市政府警察局呼籲,人行道是「專供行人通行」的通道,並非提供車輛通行的車道。騎士們因車輛特性關係,時有穿行於人行道的情形,期望大家能養成人行道係專供行人通行道路的觀念,尊重行人通行的路權,以共同建立友善行人的用路環境。 

女子上班途中長裙捲入腳踏車齒輪 幸遇熱心警助脫困

109年11月15日上午8時許在敦化南路一段巷子內,一名身穿藍色長裙女子,因裙襬過長不慎捲入腳踏車後輪,無法動彈只能困窘在路旁,期盼有人伸出援手,所幸本分局敦化南路派出所警員李柏瑋與陳怡安適時經過,見女子窘狀即主動上前關心,並向附近店家商借螺絲起子、剪刀協助女子脫困,即時趕往上班。呂姓民眾向員警表示在騎乘腳踏車上班途中,剛出發沒多久,長裙下擺突然捲入後輪,差點跌倒,隨後徒手想自行扯出裙襬,然卻徒勞無功,眼見上班時間一分一秒逼近,往來不少路人見狀卻無人出手相助,所幸員警恰好經過主動關心,熱心的李員為了查明裙子捲於齒輪何處卡住,更直接趴於地上仔細檢查,並向附近店家借用螺絲起子,嘗試拆開後輪,由於呂民緊張的表示上班快要遲到,最後呂民只好決定用剪刀把捲入裙襬剪斷脫困,員警協助將殘餘裙襬剪斷扯出,讓呂民能順利前往上班。大安分局呼籲騎乘機車及腳踏車民眾,騎乘時要注意衣物下擺是否過長,若衣物過長恐有遭車輪及齒輪捲入之虞,容易造成車輛失控甚至發生車禍事故。

我的壯遊故事 青發處壯遊分享會

       「我要去壯遊!」這不只是夢想、更不僅是口號,上週六(11/14)臺北青少年發展處舉辦「109年臺北市青少年壯遊臺灣成果發表會」,聚集了27個獲得補助、在今年6~9月期間實踐壯遊行程的青少年壯遊團隊,分享交流屬於他們的壯遊旅程。       青發處表示,今年的壯遊計畫有人文社會、生態環境、自我成長等各種主軸,發表會藉由攤位布置展現各隊壯遊成果,鼓勵各隊互相交流,並邀請3位專業壯遊評審為同學指導講評,讓參與青少年在展現成果的同時也學習其它團隊的經歷,藉由交流分享,青少年透過壯遊體驗的人文素養、公民意識及自我成長嶄露無遺。       在壯遊團隊中,由6名臺灣戲曲學院學生所組成的「荔枝芭樂特技團」,去年就有成員參與過壯遊,由於去年是首次參加,行程安排過於緊密,反而無法好好落實壯遊計畫,今年改善缺失,號召新夥伴再次出發,前往宜蘭、花蓮的公益團體、福利機構,運用舞蹈、雜耍和特技的巧妙肢體語言,以及歌仔戲簡單的身段、唱腔,搭配生活化的劇情,為平常較沒有機會欣賞表演的觀眾進行演出;團隊成員表示,具有不同專長的夥伴如何培養默契以及面對不同場地的臨機應變是最大的考驗,這是在學校以及平常習慣的表演舞臺不曾有過的體驗,而觀眾的笑容和掌聲就是最大的肯定。       另一組壯遊團隊「藝童遊樂繪」則是由4名擁有美術專長的學生組成,從今年對日常生活造成極大影響的疫情發想,提出「疫軍突起.給你好看」計畫,以「STEAM教育」為主軸,自行設計科學實驗、均衡飲食桌遊以及數學遊戲,到臺南及高雄帶領小朋友進行活動,教導孩子正確防疫觀念,讓孩子了解病毒的危險,懂得自我保護;團隊表示:成員裡有2位同學曾有2次壯遊經驗,本於用自己的專長付諸行動的初衷,再次組成團隊規劃第3次壯遊,過程中有沒有人會來參加活動是最讓人緊張的,看到參與的小朋友玩得熱烈並且在過程中建立防疫觀念則是最讓人開心的。       臺北市青少年壯遊臺灣補助計畫實施以來,共約164組團隊、1048名青少年實踐壯遊行動,在成果發表會上,可以看到參與壯遊青少年眼中所發散出來的光采、聽到青少年旅途中克服的困難以及所獲得體驗成長;壯遊行動結束了,行動所帶來的收穫在持續在生活中深化,期待明年的壯遊行動,可以有更多的青少年朋友投入,帶來更多獨特故事!青發處事後新聞稿-我的壯遊故事 青發處壯遊分享會.docx青發處事後新聞稿-我的壯遊故事 青發處壯遊分享會.pdf青發處事後新聞稿-我的壯遊故事 青發處壯遊分享會.odt

事後新聞稿1091117河堤國小-河堤國小瘋科學,個個都是科學小達人

臺北市中正區河堤國民小學事後新聞稿        請轉交文教記者                                   辦理單位:臺北市中正區河堤國民小學                               活動地址:臺北市中正區汀州路2段180號                               業務承辦:教務主任  吳敏華                               聯絡電話:23677144分機811                               傳真電話:23685438                                                                                            【發稿日期】:109年11月17日【主    題】:河堤國小瘋科學,個個都是科學小達人【時    間】:109年11月16日(星期一)至11月18日(星期三)【地    點】:臺北市中正區河堤國民小學智樓三樓走廊【參加人員】:全體師生    2020年是臺灣第一屆科學節,臺北市河堤國小辦理科學週系列科普活動,讓五年級學生應用所學將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科學議題,規劃成12個科學闖關攤位,開放全校師生一同來闖關!    今年是「世界地球日」50週年,主題定為「我的地球,我來關懷」(The earth, Ours to care),河堤國小學童以環保素材設計科學闖關攤位,內容應用彈力、壓力與表面張力、風力、磁力、力與反作用力、浮力、融化、力與運動等科學原理,邀請全校一至六年級師生一同來闖關。「氣球拉炮」關卡,將回收的寶特瓶切割,在底部綁上氣球作為彈弓,保麗龍球作為子彈,彈射不同分數的標靶;關主準備兩個不同尺寸的寶特瓶,讓闖關者可以有不同嘗試,還能自選要擊中的目標,得到最多學生的青睞。「跳跳蟲」關卡,將廢棄寶特瓶剪成蟲狀,讓闖關者按壓後因力與反作用力讓寶特瓶蟲順利跳進箱子裡;原理簡單明瞭,技巧容易掌握,這個關卡也是大排長龍喔!還有好多有趣的科學關卡等著大家大顯身手,讓每位闖關的學生都能學得開心,玩得盡興!    五年級學童化身科學小達人,從關卡主題名稱設計,探究所應用的科學原理,器材設備製作準備,通通自主學習,除了提升學生科學學習之興趣外,關主精心安排闖關內容有低年級版本和其他年級版本,大手牽小手細心指導低年級的弟弟妹妹如何闖關成功,情感教育也在其中醞釀、發酵。    河堤國小瘋科學,全校老師總動員,融入各科領域教學活動中。低年級老師以科普閱讀方式指導學生們認識「風」,排演「光影小劇場」認識光和影子的關係;中年級老師利用綜合課讓學生們透過顯微鏡觀察微生物,在音樂課透過音樂傾聽大自然並加以演唱;各年級英語課指導學生們認識季節和動物。    透過創新、多元之教學與活動,讓科學扎根於生活和文化中,進而培養學生科學態度與科學素養。河堤國小瘋科學,成功!                                                                                1091116科學週活動事後新聞稿.pdf

水文化復興運動-都市水環境潛力點之選擇與營造

 臺北市自古以來即有豐富的水文地景,且發展出綿密的埤塘、河川排水與舊水路等水文系統,在都市化水路失去農作灌溉功能之後,這些溪溝水圳也逐漸成為道路、綠地與都市排水系統的一部分,成為我們都市基礎設施的一環。    河川溪溝是城市活絡的主體,尤其在近年極端氣候影響下,都市的調適能力備受重視,然而為因應不同防洪標準所建設的水利構造物,雖解決了都市發展的防洪需求,保障財產、安全,但也因此犧牲了原本人與地方水文環境較為緊密的關係。    因此,臺北市政府工務局水利工程處109年度6月委託經典工程顧問公司團隊,辦理「市區排水系統環境營造規劃工作」,計畫以營造生物友善環境以及盤查、連結舊水路為目標,進行北市排水系統相關之資源盤點,並透過各地意見領袖、社區大學與公民團體訪談以及專家座談會的舉辦,評估具有營造生態潛力且發展之地點。    此外,計畫亦預計辦理願景工作坊與環境教育活動和公私部門、市民朋友共同討論潛力營造點的未來藍圖與生活想像,期待在防洪安全及生態友善的考量下,進一步連結在地生活與地方水文地景文化,讓城市的水成為自然與人類生活親密的聯繫,使臺北成為一個具有豐富水文化的城市。

南門市場動土典禮,市場變身邁向新紀元

發稿單位:新工處發稿日期:109年11月17日聯絡人:陳大分聯絡電話:0963-562-778聯絡人:詹名成聯絡電話:0936-365-104 南門市場動土典禮,市場變身邁向新紀元 臺北市政府近年的重大政策「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在108年12月1日開工後,即先進行舊南門大樓的拆除作業,現舊大樓已拆除完成,將開始施築新南門大樓,為祝禱新建大樓工程圓滿進行,北市府選定於109年11月17日舉辦動土典禮,典禮由柯文哲市長親臨主持,並帶領市府工務局、產業發展局、新建工程處、市場處等相關局處首長及人員,共同祈求工程順利推動,工作人員、機械一切平安順利。 北市府工務局新建工程處工務科科長蕭志龍表示,南門市場是臺北市歷史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最早可以追溯到1907年,當時叫「千歲市場」;1946年開始叫做南門市場,是臺北規模數一數二的傳統市場,商品種類齊全;1969年6月配合臺北市各行政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一度搬到南海路臨時位址營業。直到1981年,舊有市場的大樓落成,開啟將近40年的美味記憶,南北貨、年菜、粽子、糕點一應俱全,逢年過節,市場裡總是滿滿人潮,擠得水洩不通。但隨著時代的更迭,40年前興建的大樓,當初的耐震設計不再符合現今相關規定,還有正在施工中的捷運萬大線工程規劃要與南門市場出入口共構,讓南門市場迎來了改建的契機。 新工處工務科大運工務所主任詹名成表示,新南門大樓以「臺北的心跳」為設計理念,強調市場動線、視線與城市緊密連結,具現代化外型的大樓將引入自然光,創造明亮穿透空間,也會提供長輩舒適休息空間;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地下5層、地上12層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4萬6,570平方公尺;其中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機關進駐,地下1層與捷運萬大線共構出入口,考量讓原有攤商儘早從中繼市場搬回原址營業之因素,新南門大樓施工採用逆打工法,即地上地下層同步施工,比傳統開挖至基礎底版後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縮短不少時間,且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有減少。預計本工程在112年年初完工後,不論是市場整體品質或是衛生管理水準均將大幅提升,過往的美食記憶將再重現,還能提供更好的觀光體驗,讓臺北市的傳統市場翻轉新貌,建構出兼具美食文化且更友善安全的新市場。

工作不吃虧!「勞工應援團之勞動智慧王』每集20分鐘,讓你勞動知識一把抓!

  你知道自己有哪些受法律保障的「勞動權益」嗎?你的勞動權益知識,可以得幾分?今(109)年度臺北市政府勞動局在官方臉書粉絲專頁「勞動臺北」,自7月7日起每周二中午12點一連播出20集專為勞工朋友特別策劃的「勞工應援團之勞動智慧王」影音節目,讓勞工朋友即時掌握自己的勞動權益!  勞動局長陳信瑜特別強調,今年度全新的「勞工應援團』影音課程跳脫過去教學式的直播課程形式,調整為20分鐘的預錄式專題訪談,希望讓勞工朋友們在步調飛快的生活中,用一頓午餐的時間,就可隨時隨地接收最新、最精簡、最權威的勞動權益知識,用精省的時間擁有高CP值的學習效率,成為勞動智慧王!  勞動局表示,今年度全新推出每集約20分鐘的「勞工應援團之勞動智慧王」系列節目,邀請到前勞動部政務次長廖蕙芳、全國金融業工會聯合總會秘書長韓仕賢等勞動領域專家,除了搭配主持人新生代脫口秀新星黃豪平的妙語連珠,更演出唱作俱佳的「職場狀況劇」,用輕鬆詼諧的方式,為時下熱門的議題,例如防疫隔離假、職場霸凌等,以及勞工朋友最關心的問題,例如工資工時、休假等,提供淺顯易懂的解答。  此外,想知道「為何被開除叫做炒魷魚?」、「史上最強的營業秘密?」、「全球第一個實施『法定特休假』的國家?」,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勞動智慧王」加碼的「勞動金頭腦」單元裡,讓你不只停留在勞動權益「是什麼」,更能夠升級到思考勞動權益的「為什麼」,並在理解各種勞動權益的背景由來,感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珍貴後,更懂得如何善用這些前人努力的成果來保障自己。當然,不僅是勞工朋友要收看「勞動智慧王」,擁有創業夢想的朋友們更需要收看,避免自己辛苦奮鬥的成果因誤觸法令而受損!  「勞工應援團之勞動智慧王」最終回即將在11月17日週二中午12時播出,邀請到前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現改制為勞動部)主委王如玄律師,主講「你的職場夠友善嗎?認識臺北市職場性別平等指標」,告訴我們如何為自己所處職場的性別平等程度打分數。  「勞工應援團之勞動智慧王」全系列影音課程可以上臉書(Facebook)搜尋「勞動臺北」或「勞動智慧王」,即可收看今年度20集影片,每次只要短短的20分鐘,你,也會是「勞動智慧王」!【勞動智慧王】節目單.pdf